查看原文
其他

师说 | 吕植:了解最顶尖的思想,了解最自然的生活(内附精彩视频)

北大招办 北京大学招生办 2019-06-20

全文共2623字,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



我始终在思考的,

还是把我们人类摆在自然界一个什么位置。


吕植老师其人

吕植,甘肃兰州人,1965年出生,现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吕植老师自1981年起就读于北京大学生物学系,并在北京大学完成了硕士和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的大熊猫研究专家潘文石教授。1992年在美国国家健康中心(NIH)作博士后研究,兼任美国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e)NOAHS中心兼职科学家,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物种保护区负责人。同时,吕植老师还是知名NGO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发起人,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保护生物学学科带头人、亚太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主任。

八十年代吕植老师和潘文石教授的研究,开创了我国对于野生大熊猫大规模的保护研究工作,也极大的燃起了公众对于大熊猫的热情和关爱。吕植老师是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学科带头人。她的研究经历始于1985年,在秦岭开展大熊猫栖息地和种群的生态、行为、遗传及其保护对策的长期野外研究,自1996起在西藏羌塘及东南部进行了生物多样性考察和保护区规划;作为专家在国内外主流媒体上多次发声,被《纽约时报》评为新中国的“未来之星”并被专题报道。1998年荣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并先后获得国家环保总局授予的“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奖”,全国政协“杰出青年科学奖”和国家科技图书一等奖等。199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之际被《纽约时报》评为未来中国值得关注的六位青年人物之一。2005年获得第二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07年创建“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中国的“珍妮·古道尔”

从1985年春天起,吕植老师开始进行系统的野外研究工作。她以博士生的身份跟随潘文石老师走进秦岭,用八年的青春与山林为伴。长年的野外生活需要非同寻常的坚忍,而吕植老师苦中作乐,寄此身于自然,成为了大熊猫最信任的人类朋友。在一次野外考察中,一只年老的熊猫因牙齿发炎,无法进食,有人把它送到吕植老师处治疗。病愈后,这只大熊猫竟缠上了吕植老师,赖着不走,放归山林才几天又自己跑了回来。到后来,吕植甚至可以随意出入大熊猫的洞穴,对于像大熊猫这样这疑心很重的动物来说,吕植老师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它们允许这样零距离亲近的人吕植老师深情地说:“长期和大熊猫在一起,很自然和它们产生了感情。看到它们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时,你很难做到任它们在艰难的处境中自生自灭。”也许正是吕植老师心怀深刻的思想和广大的慈悲,才会在生态保护的路上矢志不渝地走下去。

寄心山水,“做而论道”

2007年,吕植老师创建了“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在之后的实践中,她将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生态保护工作与自己及学生们的研究课题紧密结合起来,使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实践工作,变成一个大的实验室,由研究来提供关于生态问题的解决之道,再由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去做野外的实践。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使生态保护工作更加出色。

提及建立山水实验室的初衷时,吕植老师深情地说:“当时是因为我们一帮人觉得中国的保护还是要靠中国人自己,不能只做研究,还要进行实践才能解决保护的问题,通过长时间的实践,往往才能够发现真正的问题所在,这反过来对我们研究课题的设定又有很大的帮助。这样一来研究和保护的需求就更加紧密地挂钩在一块儿,研究成果可以马上投入实践,实践又能够反作用辅助科研的视野和洞察力。所以对我来说,建立这个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就和医学院建临床医院一样,是科研一个重要的实践基地。”


吕植老师说:“山水就是实验室,知识分子自当‘做而论道’”。

初心不改,行路求索

生态保护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面对这么多的困难和挫折,是什么使吕植老师一直特别坚定地走这条路呢?吕植老师说:“首先,我觉得这个事情是对的,是正确的,虽然一时半会得不到大多数的人的认可和支持。再一个就是确实还是能够看到进步。我觉得两个方面都在同时进行:一方面是急功近利单方面追求发展的速度,另一方面是人的意识的提升,媒体上天天都有报道。我当初在研究熊猫的时候,那些农民,包括那些伐木工人,就特别不能理解,说为什么从城里到山沟沟来吃这个苦。后来得出一个结论:人要出名确实得吃苦。这是他们觉得符合逻辑的一个解释。那个时候觉得没办法给人家解释说我确实喜欢这个。这几年的社会认可和认知程度提高了,不会再觉得你那么另类了。当然,另一方面,我非常喜欢这件事情。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喜欢一件事情才能坚持;能够坚持,你才能克服困难;克服了苦难你才能得到成功。所谓成功往往是社会对你的一种认可。但是我们个人追求的是一种内心的满意,对自己所做的工作的满意。我想这种满意实际上也是我们能够坚持下去的动力。

2017年7月7日,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审议通过,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可可西里申遗专家组组长,吕植教授在申遗工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无可替代的作用。”而申遗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吕植老师丰富的经验、精心的筹备和对生态保护的一腔热血。而正是这份热血和在生态保护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让她成为了同行和学生心目中的“自然女神”。

在致力于自然保护工作的同时,吕植老师一直在思考:如何真正地保护自然?如何真正体现自然保护的价值?在北京“一席”讲座上,吕植老师作了题为《下一个平衡在何处?》的演讲。在演讲中她指出,“人和自然之间是有一个平衡的”,保护可以通过“创造非实体商品”使“生长在树里的价值变成商品”,“这下一个平衡,归根到底,在人们的心里。如果我们把自己跟自然的关系搞定了,地球就搞定了”。(“生长在树里的价值”——“在美国有人估算过,如果把一棵树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保护水源——这都是人们生存必需的依赖,以及保护水土、调节气候、提供美好景色等等这些价值都算下来,一棵树应该是20万美元”)

吕植老师也将自然保护从野外带回到课堂,让北京大学的学生们也能坐行万里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她所开设的通选课——“保护生物学”深受同学们的喜爱。课堂上,吕植常常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野地考察和科研经历:大熊猫、雪豹、四川、三江源……期末考试的最后一道题,吕植老师会问同学们对课堂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令吕植老师感到欣慰的是,不少同学认识到保护工作的复杂性。保护不仅仅是生物学的研究范畴,更涉及到大量有关人的问题,这就要求各行各业的人都参与到保护工作中去。



乔治·夏勒曾说:从月球上看,地球就是人类的神山圣水。守护好神圣的山水,给人类带来福祉和安全是我们的天职。”在过去很长一段岁月里,人类似乎太过忙碌而无暇顾及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今,在新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命题中,吕植老师正在用她的实际行动书写着答案。


为我们的“自然女神”吕植老师点赞!


往期精彩内容:

师说 | 北大老师送给你们的30句箴言

《北大师说》| 谨以此片,献给所有年轻的你们

北大师说|在北大,听戴锦华老师讲电影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内附精彩视频)

北大师说 | 车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内附精彩视频)

【师者】课堂上的环保情怀 ——记“保护生物学”课程任课老师吕植


部分材料来自:

此间·对谈《吕植:NGO是大家的需求》

北大青年《人物 | 吕植:神奇动物在哪里》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字:赵鸿兴

美编:李宇凡

审校:李垣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